毕业了,如何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每位大学生朋友都渴望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什么才是“好工作”呢?实际上“好工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人对“好工作”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搞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满意的“好工作”,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朋友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也能帮助在大学生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很多人对“好工作”的理解是片面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大学生对“好工作”认识的误区。
一、 大学生选择“好工作”的误区
1、 薪水高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毕业时都想找一份薪水高的“好工作”,但是仅仅以“高薪”作为“好工作”的标准不免有些偏颇,因为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挣钱,我们不仅要研究哪些工作有“钱途”,培养胜任这些有“钱途”的职业的能力,更要培养自己综合素质,选择职业不仅需要考虑是否“钱途”,还要考虑是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利,我们不能成为只会挣钱的机器,还要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2、 热门的职业就是好工作;
热门职业一直是大学生理想的“好工作”,待遇好,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热门职业都被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事实上“美丽”的热门职业未必对谁都适合,热门职业因为其“热门”,必然会成为众人争抢的对象。“热门”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也会很高,最终能够成功地找到“热门”工作的人也是有限的。如果不顾自身的能力、素质等条件而盲目地选择“热门”职业,择业失败的可能性会很大。
3、 付出少回报高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有的人只想付出很少,得到很多,期望工作是“活少钱多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有些男生希望能娶到一个富家女,有些女生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大四了并不急着找工作,而是急着征婚,早日过上有房有车的“好生活。”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抱怨大学生吃不得苦,不愿意下基层工作,一些岗位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则抱怨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笔者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大学生,有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不到半年,没干出什么业绩来,就闹着要加薪,竟然提出“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社会上真的有少干活,多拿钱的工作吗?当然有,但对绝大多人来说,别指望这种美事会降临到你的身上,持这种想法的大学生朋友,劝你早日打消这种念头,“好工作”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4、 别人说好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很多同学习惯或愿意把关系到自己人生前程的重大决策交给别人来决定,这些人包括:父母或家人;好朋友和同学;老师、辅导员等。
人生道路的选择真的可以交给别人来做吗?当然不能,其他人,包括职业咨询专家的建议和职业测评的结果,只能为你提供参考,职业决策必须由自己做出,因为别人认为好工作,对你来说不一定是适合你的好工作,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代替自己做决策,因为自已的前程必须由自己来负责。
5、 能解决大城市户口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虽然大学生对户口的关心程度不如往年,但在北京、上海等这样的大城市,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还是特别关心用人单位是否能够解决户口,在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户口因素会继续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对户口非常关心的大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一些相关户籍制度,大城市对户籍指标的管理尤为严格。比如北京,只有少数的用人单位有进京指标,这样单位一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少数高新技术企业。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认为能落户口的单位之所以是“好工作”,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工作,而是因为能够“落户”。为防止有投机心理的大学生落户后辞职,有些用人单位要求与大学生签订五年以上劳动合同,规定了一旦离职必须需要赔偿高额的违约金。如果你对选择的能解决户口的工作没有兴趣,你可能是“检了芝麻却丢了西瓜”,虽然得到了户口,但付出了时间、金钱、机会成本等。
6、 自已喜欢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一定就是现在最适合自己的“好工作”,职业选择除了考虑自身的好恶外,还需要考虑家庭责任、职业能力素质要求、职业发展前景和薪资状况等综合因素。有时候,我们可能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喜欢的职业而选择能赚钱和能胜任的职业,但暂时的放弃不等于永远的放弃,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也不迟。
二、 找到“好工作”的方法
1、 想找“好工作”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好工作”。
上面我们谈到了大学生选择“好工作”的误区,大学生都想找到“好工作”,就必须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心中的“好工作”,“好工作”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雇主在招聘时并不是招聘最优秀的人才,而是招聘最合适人才,同样,对于求职者来说,并不是要找社会公认或者他人认为的“最好的工作”,而是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事实上,工作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工作则有适合的工作和不适合的工作之分,与自己个性特质相匹配的,对个人长远发展有利的工作就是适合的工作,而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2、 “知己知彼”帮助你寻找到“好工作”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了解,不了解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等,这样又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呢?在做到“知己”的同时还要“知彼”,需要花充分的时间去了解职业,相对自我而言,大学生更不了解职业和社会。很多大学生也只注意理论学习,等到大四求职的时候,才发现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更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大学生才发现不同的雇主对于用人标准、岗位的能力要求,文化、管理制度、职业发展前景、培训机会和福利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知己知彼”寻找“好工作”,实际上就是要求“人职匹配”,即所选择的工作必须与个人的价值观、性格、兴趣和能力相匹配。
a. 对于毕业生来说,充分地了解自我与职业,选择与自身能力素质相匹配的职业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根据自己的求职目标制作有针对性的求职简历和进行有效的面试准备,这样无疑会大大增加找到自己适合自己的“好工作”的机会。
b. 对在校生来说,充分地了解自己与职业,可以增强职业意识,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与职业选择,并在大学生期间为将来的职业目标进行必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准备。
3、 “曲线就业”可以找到“好工作”
有些同学找工作的时候只盯着大城市不放,其实大可不必。毛泽东曾经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我想把它运用到找工作中来,也就是曲线找到“好工作”。比如你是学新闻的,想成为一名记者,但在北京与上海等大城市找到记者职位的工作很困难,如果一些中小城市正好需要记者,我认为完全可以到中小城市去发展和积累经验。
由于大城市的人才竞争激烈,一些岗位的职业发展空间也相对狭小,现在中国的中小城市的发展很快,对于很多岗位的职业发展空间会更大。将来,如果你还想回到大城市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有了在大城市立足和发展的“本钱”了,实践证明,这是很多人成功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的好方法。
总之,工作并没有高底贵贱和好坏之分,我们这是讲的“好工作”实际上就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学生朋友们,要想毕业时找到“好工作”,不要眼光过于短浅,只盯着薪水、户口,大城市等眼前利益不放,要从长远的个人发展出法,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充分地了解职业,选择与自我和职业相匹配的职业目标,并在大学生期间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脚踏实地进行充分的准备,相信毕业时大家都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