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季||踏山河寻艺韵 绘丹青启新程:艺术与设计学院23级采风实习第一站-武汉盘龙城遗址
艺术是自然的镜子,更是文明的密码。2025年3月11日,艺术与设计学院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班级开展外出写生实践活动第一站——走进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在这座距今3500年的商代遗址进行沉浸式写生教学活动。
作为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重要见证,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展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们提供绝佳的创作灵感与学习机会。当青铜器的斑驳纹路遇上油画的厚重笔触,当夯土城墙的历史肌理碰撞水彩的灵动晕染,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悄然展开。
01
文明探源:文物背后的历史密码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以“浪淘千古”“故邑风物”“角立南土”三大展厅为核心,展示了夏商时期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历程。
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青铜器、陶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陶器的几何纹饰以及玉器的精美雕琢,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02
素材采集:触摸历史文物的肌理
活动期间,大家有序进入遗址博物馆,在电子讲解设备的解说下,认真研学各类珍贵历史文物。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精美的陶器,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同学们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摄记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后续的创作积累丰富素材。
在遗址现场,斑驳的城墙、古老的建筑基址,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魅力,大家围绕遗址布局、建筑风格、陶器纹路等多角度进行素材采集,为专业创作汲取灵感。
03
艺术转化:传统纹样的现代重构
在“故邑风物”展厅中,学生们三五成群,仔细观察文物的造型与纹样并交流讨论。
那些夯土墙的肌理、青铜器的饕餮纹、展陈空间的虚实节奏,正以图像与文字的双重形态,在返程的大巴车窗上流淌成未来创作的雏形。
外出写生实践活动第一站行程圆满结束,同学们有序集合,搭乘大巴返回校园。回到学校稍作休憩,大家便迅速投入到后续的创作准备之中。
同学们先是对在盘龙城拍摄的大量照片进行了细致筛选与分类,凭借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从众多影像里甄别出最能凸显盘龙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画面,这些照片有的捕捉到了古老建筑的雄浑气势,有的定格住了文物展品的精妙细节。
与此同时,为了能将此次宝贵的参观经历与更多同学分享,同学们着手制作汇报PPT。他们精心编排内容,把参观途中的所见所闻、内心的所思所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巧妙融入其中,力求多样、生动地展示盘龙城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底蕴。
04
文化寻根:历史名城的当代回响
此次写生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采风,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通过实地考察与创作实践,学生们深刻感受到武汉作为“历史名城”的厚重底蕴,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本次外出写生实践活动延续学院“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们提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审稿人:路琛 李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