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速递|“乙类乙管”防护指南

作者:编辑:方晶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13点击次数:

开学速递|“乙类乙管”防护指南

    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自20231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政策迎来了重大调整,我们的生活也将开启新的篇章,开学之际,面对调整后的“乙类乙管”我们又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在此,艺术与设计学院第二、第三党支部为大家送上一份“乙类乙管”疫情防护指南供大家参考。


  “乙类乙管”指的是什么?

根据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情况,以及它的危害情况,法定传染病在我们国家分为甲、乙、丙三类。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艾滋病等。

“乙类乙管”后,个人防护还有必要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原来的“乙类甲管”变成了“乙类乙管”,从防控措施上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但需要我们自觉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 ”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注意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等措施对于防护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① 切实做好疫情预防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办公室、宿舍保持清洁,勤开窗,勤通风。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减少接触公共物品,饭前饭后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及时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保持衣物、 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    

② 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密切关注学校发布的疫情动态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返校后尽量减少剧烈活动。及时完成学校各类摸排和上报,不瞒报,不晚报,不漏报。外地学生在返校途中尽可能不扎堆,少接触公共物品。    

③ 正确佩戴口罩,佩戴时“分清内外上下,贴合盖住口鼻颌,调整压紧金属条,及时、定期更换口罩”,不在人员密集或与人交谈时取下口罩。    

④ 及时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对于预防感染、预防再传播和减少重症患者等方面具有显著显著的效果。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做到“应接尽接”,保护个人健康,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⑤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要注意科学饮食、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杂粮、蔬果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适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勤洗手,勤换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疫去春来,新学期如约而至,希望同学们能建立正确的健康认识,并认真做好防护工作,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校内外努力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不断建设起健康安全的“屏障”!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