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安全教育
——给危险让一寸路,为生命争取一大步
寝室是我们生活、学习的集中场所,是我们安全、安静的栖息地。但宿舍人员聚集密度大、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等,实际上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地,为此我们不得加强寝室安全意识。
一、如今大学生宿舍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寝室火灾。
火灾可以说是寝室安全的首要问题,学生在宿舍不规范的使用大功率电器,忘记关闭正在使用的电器,宿舍吸烟,点蚊香,焚烧杂物,私拉乱接电线、网线等都会引发在火灾,08年上海商学院的火灾导致 4名学生当场死亡,课间宿舍火灾非同小可,学生宿舍的物品主要为书籍、被褥等易燃性物品,稍有不慎都会引发火灾。
广西医科大学“火灾事故警示教育活动”现场
·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28号楼6层601女生宿舍发生火灾,着火后楼内到处弥漫着浓烟,6层的能见度更是不足10米。着火的宿舍楼可容纳学生3000余人。火灾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在楼内,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将千学生被紧急疏散,事故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后校方在该宿舍楼进行检查,发现1300余件违规使用的电器,其中最易引发火灾的“热得快”有30件。
·2003年2月20日凌晨5时,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男生宿舍4栋三楼一寝室突发大火,火借风势瞬时吞噬了整个三楼22间寝室。7时10分,大火基本被扑灭,3楼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幸而正值大部分学生实习,所以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寝室财物失窃。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高校内发生的各类治安、刑事案件中,盗窃案件约占80%,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大学生宿舍。在大多数的偷盗事件中,主要责任还是在大学生自己,这些事件的原因都在于大学生自身没有注重保管好自身财务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完全的区分出宿舍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区别。学校在事后调查方面不够详细,敷衍了事,自以为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对偷盗事件的认知上存在不足,助涨了这一犯罪活动。
• 学生宿舍被盗发案特点与规律
1.新生入学时间。
调查表明,23.8%的学生认为新生入学是盗窃的一个易发期,事实表明,在调查的所有案件中13.2%的案件都发生在新生入学时间,由于新生刚入校,人生地不熟,从家里带来的现金和贵重物品未能及时妥善管理好而被窃贼盯上,造成财物丢失。
2.开学期间。
开学初是案件的高发时段,同学们返校后大多忙于各项就读工作,且从家来带来的财物多,常因保管不善造成财物被窃,调查表明,53.1%的学生认为开学期间是盗窃的高峰期,27.4%的盗窃案件都是发生在这个时段。
3.临近放假期间。
这个时段学生忙于考试和准备回家,学生的警惕性普遍不是很高,给窃贼造成了可趁之机。调查显示,20.5%盗窃案件发生在这个时段,且以贵重物品为主。
4.毕业离校期间。
由于很快要离开母校,走上工作岗位,心情非常舒畅,加上繁杂事务牵扯精力,放松了警惕。35.0%的学生认为这个时段是自己警惕性最低的时候,盗窃案件中,8.2%的盗窃分子正是钻了这个时段的空子。
5.上午一、二节课期间。
调查表明,有34.6%的学生认为这个时间段财物比较容易被盗,同时,实践表明,23.4%的盗窃案件正是发生在白天寝室无人尤其是上午一、二节课期间,由于学校在这个时间通常安排的是主要课程,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去上课,寝室里无人,容易下手。同时调查也表明,这个时段的窃贼主要以内部人员为主。
6.晚上学生睡觉期间。
由于一些寝室的学生思想麻痹大意,安全防范意识差,晚上睡觉不关门或寝室门虚掩,特别是气温较高的时候,极易引发盗窃案件的发生。据调查,7.3%的盗窃案件发生在这个时段,同时,这个时段的窃贼主要以内外勾结为主。
(三) 寝室人生安全问题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学业过重,社会竞争的压力过大,加 上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时期,感情上的纠纷。这些因素往往会使学 生在心理上产生偏差。从而使学生跳楼自杀;服毒轻身;杀害同学等类事件频有发生,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生活在其周围同学生命的威胁,使周围同学不能安心学习,在学生时代留下痛苦的阴影。
• 复旦投毒案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经警方查明,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合、心存不满。据知情人透露,其实林某与黄某关系不合已有一段时间,林森浩对黄某的不满日积月累以致最后一念之差而做出疯狂举动。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四)网络安全问题
现今大学生离不开网络,熟话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它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的威胁。学生在宿舍浏览不健康网页,传播病毒,发表不积极政治性言论,通过网络先进技术自行或帮助其他同其他同学考试传作弊等。这些网络问题很难防范,经常使学生在无形之中陷入其陷阱。
二、防患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一)防患火灾。
无论是学校对学生还是学生本身都要加强防火意识,学校定期开展防火意识的公益讲学生要积极参加,从内在提高自身的防灾意识,知道自己在宿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警醒学生宿舍安全的重要性,督促学生牢记于心,学校甚至可以安装安全报警系统从而使保卫部门能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援,保证学生、教师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将灾难后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学校要定期对学校各幢宿舍楼、教学楼进行维护,补修工作,适当时候要对那些安全部不合格,老化,退化的建筑物进行重装修甚至是重建。宿舍楼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教学楼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他们所有的人身安全保证都会倾注与这些建筑物之上,如果建筑物本身出现问题,所有的防患准备和工作都将是毫无意义,付之东流。
(二)防患偷盗。
学校相关部门及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不缺勤不早退,定期定点进行宿舍楼的巡逻工作,对身份不确定的闲杂人等进行必要的询问和请离。学校积极开展防盗意识的宣传和提醒工作,学生自我应该注重自己的贵重物品,避免将大量的贵重物品放于学校,适当时期可以存放在家里或让父母帮忙保管,寝室同学之间要形成良好的防盗意识和生活氛围,互帮互助,互相监督、强调公众的财产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多找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及时内省,完善自我,各尽其责。
(三)珍爱自我,善待他人。
父母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大学入学教育和引导,帮助其分析校园生活与家庭生活的不同,学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学生心理辅导部门,保证素质导师辅导员能密切的关注学生心理上的发展动向和生活情况,对形势不对的学生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及相关工作,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不遗余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其步入生活和学习的正轨。
(四)营造健康、积极网络环境。
学校信息网络中心定期对学校网络进行维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在公众网络上发表的视频、文件、代码、资料等进行全程监控和审核,对学校网络中的计算机连接进行管理,屏蔽不健康网站,保证学校网络的正常、清爽、安全运行。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永远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二十一世纪人才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未来,不要让我们在如此美丽的大学校园里留下灰色的阴影和终生的遗憾。让我们重视大学生宿舍安全问题, 增强对安全问题的理解,塑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心态。怀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高尚的非专业素质修养健康自信的走出大学、迈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