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铸就青年精神——寒假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二)

作者:编辑:ws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23点击次数: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爱国情怀艺术与设计学院第二、第三党支部积极行动起来,引导支部同志们踊跃参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同志们在寒假期间的精彩展示吧!


01.入党积极分子 程诚

 

王杰纪念馆

怀着崇敬与期待,我踏入了王杰纪念馆。这座承载着英雄光辉事迹的殿堂,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浩然正气,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引领我走进了王杰短暂却无比灿烂的人生。

一进入纪念馆,王杰那坚毅的面庞和充满朝气的形象便映入眼帘。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与热忱,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馆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以及一件件陈旧却意义非凡的实物,我逐渐拼凑出了一个鲜活的王杰。他在生活中,是一个热心肠的好青年,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在工作中,他勤奋刻苦,对待每一项任务都一丝不苟,力求做到最好。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王杰的精神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当今时代,虽然我们不再面临战火纷飞的考验,但同样需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无论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还是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遭遇挫折,我们都应以王杰为榜样,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担当,积极奉献。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将王杰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让王杰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02.入党积极分子贺希琳

 

杜凤瑞英雄纪念馆

走进杜凤瑞英雄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展厅内陈列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以及详细的文字介绍,仿佛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杜凤瑞烈士的英勇事迹在这些展品中生动地呈现出来,让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杜凤瑞出身贫苦,但他从小就怀揣着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毅然投身军旅,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战斗。他在空战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和高超技艺,令人赞叹不已。面对敌人的凶猛进攻,他毫不退缩,坚决捍卫祖国的领空安全,最终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什么是为了正义和真理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品质。

 在参观过程中,我尤其被杜凤瑞烈士的坚定信念所打动。他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为人民而战,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他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方向,失去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而杜凤瑞烈士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

 走出杜凤瑞英雄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次参观让我收获颇丰,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杜凤瑞烈士为榜样,坚定信念,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同时,我也会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英雄的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英雄,崇尚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共同为建设美好的祖国贡献力量。


03.入党积极分子 段文琼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当我踏入那栋庄严肃穆的革命纪念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年代。陈列在橱窗里的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已经泛黄的书信,字迹依然清晰,透露出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那陈旧的武器,虽已锈迹斑斑,却仿佛还残留着战士们战斗时的余温。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畏。

行走在革命遗址之间,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烽火硝烟。那些残垣断壁,曾经是革命斗争的堡垒;那蜿蜒的山路,见证了红军战士们艰难的跋涉。站在这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我不禁思绪万千。当年的革命者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守着初心,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勇往直前。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的物资供应,但他们拥有无比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这种信念和意志,如同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过程中,有幸聆听了讲解员讲述的红军故事,他讲述着战斗中的生死瞬间,讲述着战友间的深厚情谊,讲述着红军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在讲解员的生动描述中,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深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而革命后代们,则传承着先辈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社会贡献着力量。他们的讲述,让我明白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担当。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坚定地追寻着革命的理想。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热泪盈眶,内心充满了敬佩。

这次实践活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我们是时代的接班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的魅力。这不仅有助于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更能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寻红色踪迹,忆峥嵘岁月,让我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这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红色的辉煌篇章!


04.入党积极分子 张妮娜

 

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

当我终于抵达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肃然起敬。这座纪念馆坐落在兴山县高桥乡,地处巴东、兴山、秭归三县交界的独特地理位置仿佛诉说着那段跨越地域界限、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光辉岁月。

站在纪念馆前,我深深感受到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巴兴归地区作为革命老区,在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无数英勇无畏的先烈们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座纪念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见证了巴兴归地区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记录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是对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永恒纪念。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巴兴归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武装斗争的烽火岁月。在“英雄赞歌”展厅,我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听到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1928年3月17日,张华甫、黄大鹏等率领着300余人的“神兵”队伍,在巴东县城发动了震惊一时的巴东武装暴动。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向反动势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杀死了国民党巴东县长高安圻等7人,缴获了铜质县印和一批武器弹药,并成立了临时县人民委员会,一举夺得县政权。这一壮举,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来。

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巴兴归地区的人民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在“抗日救亡”展厅,我深刻感受到了巴兴归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解放战争时期,巴兴归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拥军支前。他们为部队筹集物资、运送弹药、救治伤员,为大西南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军在巴兴归地区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为最终的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观完巴兴归革命烈士纪念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巴兴归革命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奋进。在学习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应想起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仍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从而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努力掌握专业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05.学生党员 戴文博

 

许世友将军故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岁月,因其承载着特殊的使命和伟大的精神,而熠熠生辉。为了追寻那些红色的记忆,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踏上了寻访红色踪迹的征程。来到了许世友将军故居,了解开国上将许世友,猛将中的猛将,上将中的上将。

 许世友将军出生于湖北麻城一个贫苦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从小就怀揣着报国之志。早年曾入少林寺习武,后毅然加入了革命的行列,在青春的岁月中从此踏上了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征途。在革命的洪流中,他表现出色先后担任了黄麻起义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多个职务,参与了众多重大战役,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赢得了战友们的赞誉和敌人的敬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世友将军身先士卒,多次参加敢死队,甚至两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成功地挫败了强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身经百战,多次负伤。但他从未被困难所吓倒,始终坚守在战斗的最前沿。他勇于担当重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这种勇敢担当和牺牲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同时,在攻打济南城的战役中,许世友将军以超凡的胆识和智慧,仅用了八天八夜的时间就成功攻克了这座坚固的城池。这场战役不仅为解放军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时机,更彰显出许世友将军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此外,许世友将军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一个亲民、爱民的好将军。他始终保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本色,他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深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的丰碑上。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深邃文化的土地上,我不仅深刻领悟了“忠孝”二字的千钧之重,还为许世友将军所立下的的赫赫战功而感动,更为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与民族独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不懈奋斗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参观许世友将军故居是一次深刻的红色革命学习体验。它不仅让我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也让我从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增强了我的历史自信和责任感。我要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06.学生党员 曹镇

 

镇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有幸参观了家乡的镇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历史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党性的锤炼。

走进旧址,映入眼帘的是那斑驳的墙壁和古朴的建筑,它们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们的步伐不自觉地变得沉重,心情也随之肃穆起来。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革命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精神。

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了解了镇安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背景和历史意义。1935年,正值中国革命的艰难时期,中共鄂陕特委在镇安县树坪村主持召开了千人群众大会,宣布了中共镇安县委和镇安县苏维埃政府的正式成立。这一举措不仅为陕南地区的革命斗争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旧址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他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史诗。这些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这次参观镇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开创未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07.学生党员 李寒霜

 

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

回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徐州会战的烽火燃遍这片大地。1938年,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在台儿庄战役中,我方将士们怀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决心,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激烈巷战。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防线,让骄横的日军遭受重创。这场战役不仅是徐州抗战的光辉篇章,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在徐州的沛县,有一位名叫张光中的英雄人物。他早年投身革命,1931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光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力量。他四处奔走,动员群众,收集武器,于1938年组建了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这支队伍在张光中的带领下,活跃在沛县及周边地区,不断打击日军和伪军。他们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袭击日军的据点,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了徐州地区抗日的中流砥柱。

解放战争时期,徐州又一次成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战场——淮海战役在此展开。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之一。在徐州的碾庄圩、双堆集等地,无数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为了胜利英勇牺牲。而广大徐州人民也积极投身到支前工作中,他们组成担架队、运输队,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战士运送物资、救护伤员。据统计,淮海战役期间,徐州地区参与支前的民工多达数百万,他们用小推车推出了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

如今,漫步在徐州的大街小巷,依然能感受到那浓厚的红色气息。淮海战役纪念馆庄严肃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每到节假日,许多市民和游客都会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而在台儿庄古城,经过修复后的抗战遗址,也成为了人们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

家乡徐州的红色故事,是一部部鲜活的教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徐州人奋勇前行。在新时代,我们更应铭记这些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努力为家乡的发展、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红色精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红色遗迹不仅是一座历史丰碑,更是一面精神旗帜,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如今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向革命先烈致敬,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

审核:路琛 李琨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