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不负“暑”光 ,留“夏”美好 暑期优秀作业展示 (十九)
刘颖
三下乡社会实践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暂时放下手中的繁忙,踏上一段深入基层、贴近自然的旅程,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契机。今年夏天,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前往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云心村的三下乡活动,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生命、责任与希望有了全新的感悟。
峨边,一个镶嵌在群山之中的县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初到此地,我被那连绵不绝的山峦、清澈见底的溪流以及错落有致的彝族村寨深深吸引。但更让我动容的,是这里人民淳朴的笑容和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开设托管教育,为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光芒。看着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在简陋的教室里,我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从多彩的黏土课学到创意的漆扇课,再到生动的书法课,以及绘画掐丝珐琅等课程。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欢笑与探索。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点亮希望,改变命运。
除了教学,我们还参了解了彝族服饰,峨边彝族服饰吸收了美姑、甘洛、马边等地的服饰特点,创造了别具特色、端庄大方的“佳支依达”彝族服饰。男子服饰风格古朴,女子服饰则典雅大方且色彩斑斓。服饰上的花纹和图案以天象、大自然、动物和植物为题材,绚丽多彩。我们还拜访了当地的非遗彝绣传承人,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多样的种类及内涵。在拜访中,我们了解到彝族服饰不仅是彝族形象的重要标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与当地彝族群众的深入交流。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着家族的历史、节日的习俗和生活的点滴。在他们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三下乡活动虽然短暂,但它留给我的却是永恒的记忆和深刻的感悟。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去温暖他人、回馈社会。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明白了只有不断努力、不懈奋斗,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望那段旅程,峨边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仿佛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我相信,这段经历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曹镇
三下乡社会实践
在这个暑假,我有幸参与了学院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经历如同一股清泉,不仅滋润了我对乡村的认知,更在我心中种下了责任与希望的种子。
初到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田和远处连绵的山峦,空气中弥漫着乡村的混合气息,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我们一行人分成了几个小组,有的负责支教,有的则参与农业调研,而我则主要负责团队拍摄工作。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他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乡村的变迁,从过去的艰苦岁月到如今的生活改善,每一个故事都饱含深情与坚韧。我深刻感受到,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未停歇。他们勤劳的双手不仅创造了丰收的田野,更在精神上构筑了一片丰饶的家园。
此外在担当粘土课的小老师时,这13天中,每每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渴望的眼神,都会不自觉地被触动,想带给孩子们更多的东西。我想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与成长,最终走出毛坪,走出峨边,去看看这广袤的世界,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现在我觉得三下乡的意义得以具象化,他让我们团队的成员有了共同的回忆,让我们见识到了祖国的最基层的孩子们,带给这些孩子们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事物,同时让我们有了成长或明悟自己的道路,或坚定自己的理想。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祖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此外,这次“三下乡”还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在与队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既定任务。每当夜深人静,大家围坐一起,分享着一天的收获与感悟,那份温暖与默契让我倍感珍惜。
回顾这段经历,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乡村的知识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触动和成长的力量。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通过知识传播、文化弘扬,还是科技创新、产业带动,我们都应该积极投身其中,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总之,“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它让我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的决心和信念。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份收获化作前行的动力,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方天然
暑假托管志愿服务
在这个暑假里我参加了暑期托管志愿活动,在志愿服务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首先,作为志愿者,我意识到自己需要顾全大局,作为老师照顾好每一位孩子。孩子们可能会有调皮捣蛋的时候,或者情绪低落,但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需要耐心聆听并与他们对话。我发现,只要用真心去与孩子交流,他们会变得更加活泼可爱,也更容易接受指导,从而发掘自己的潜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其次,志愿者工作也让我学会了协调好工作与学习时间。虽然工作与学习时间有时会有冲突,但我学会了充分协调两者,确保两者兼顾。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该明白志愿服务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用心服务,传承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让这精神像阳光一样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他们用他们的纯真和可爱打动了我。此外,我还学会了耐心和责任心,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复杂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在与其他志愿者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以及如何组织和安排时间,合理分配任务,以便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我与几个伙伴们一起努力的将爱心托管班志愿服务活动做好,使我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魅力。我增长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合作,并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和小朋友相处的非常愉快,从一开始的生疏羞涩慢慢的,越来越落落大方。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我也对老师这个工作有了不一样理解,在最后一天我们和孩子们都依依不舍的道别,我们虽然只认识了一个月,与孩子们的感情却很深厚,这是本次志愿服务最珍贵的。 总的来说,暑期托管班的志愿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协调工作和学习,以及如何默契的进行团队协作。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提升了我的个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龚悦
三下乡社会实践
此次前往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是我第二次参与“三下乡”活动了,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特别的社会实践经历。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深入到基层,与山区少数民族儿童亲密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状况。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儿童的朴实和热情。虽然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希望。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激发了我为基层群众做更多实事的决心。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我们利用自身的艺术专长,为村里的孩子们开设了一系列美育课程。孩子们的热情与创造力令我惊喜,他们以稚拙却真挚的笔触勾勒梦想,用灵巧的双手创造艺术,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艺术不仅是美的载体,更是心灵的导师,能激发无限潜能,照亮前行的道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基层群众送去科技、文化、卫生,美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服务,帮助他们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文化质量。体验不一样的彝族传统文化、这种直接的服务方式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信念。在活动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我在与基层群众儿童交流时遇到了一些障碍。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我逐渐找到了与他们沟通的有效方式,也学会了更加耐心地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更加明白团队凝聚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也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它让我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也为我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也将把这次“三下乡”活动的经历和收获分享给更多的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著钱
三下乡社会实践
盛夏的阳光洒在大地,我们十人也出发前往湖北省十堰市杨溪铺镇青龙泉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此期间,我们主要开展以美育大教育课程主导的特色托管活动,在课堂上我们尽心培养每一位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能力。同时,我们带领孩子们开展了几堂生动的户外课,为小朋友们健康成长做出自己的努力。在这十天的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在杨溪铺镇青龙泉小学中有很多小朋友属于留守儿童无法接受更先进的知识,当地教师力量薄弱无法开展跟多的特色类活动,这十天中在小朋友们口中一声声老师中我感觉到了我的责任我逐渐理解了社会责任的真谛,当小朋友们将写满愿望,理想和美好祝愿的飞机飞向广阔无比的天空时让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感受到了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同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愿意无条件参与公益活动,时光荏苒,纵使万分不舍也总要说再见,这段时间里,老师、同学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如同家人一样,照顾着彼此的生活、工作。在这炎炎夏日中,也为我的心中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色彩。最后也希望小朋友们可以健康快乐成长,愿我们以后再次相见。
陈依文
社区志愿服务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了社区实践活动。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也让我对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第一次来到社区服务中心时,内心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社区居民服务;紧张的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然而,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和耐心指导很快让我消除了这些顾虑。他们向我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和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多项社区服务工作。例如为社区制作活动记录,走家入户慰问独居老人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段时间的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日宣传活动。社区联合本地残障儿童学校开展相关活动,我作为志愿者,为儿童讲解运动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是现场的裁判员。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应该对残障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这些儿童虽然智力发育迟缓,行动不便,可是仍然坚持完成运动项目。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不仅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要关心那些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要关心那些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过这次社区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与居民们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我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其他志愿者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我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团队。
这个暑假的社区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它让我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关心社会、关爱他人,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回顾这段难忘的经历,我深感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实践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高思语
三下乡社会实践
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十堰郧阳区的旅程,心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这次暑期,我有幸参与了“三下乡”活动,并承担起了托管教育的重任。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乡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成长。
初到郧阳区,我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连绵的山峦、清澈的溪流、还有那些质朴的村民,都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和谐。然而,当我走进那些简陋的校舍,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托管教育的日子,充满了挑战与收获。每天早上,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地时,我已经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新的一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我深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丝毫不减。因此,我尽我所能,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也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坚强。
在托管教育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有些孩子基础较差,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爱心,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当我看到孩子们在我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时,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通过这次“三下乡”托管教育的经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希望、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过程。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乡村教育、关心乡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爱去教、用情去感、用智慧去启迪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就一定能够为他们点亮一盏盏知识的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审核人:陈志昂 李琨